运价暴跌!货代报价惊现“1美元”运费?
2025-03-31


据外媒最新报道,近期,欧洲至东亚的集装箱运价暴跌,返程需求同步骤降。有货代在东亚回程航线上的报价低至1美元,而货运量下降了20%。


一名货代告诉媒体,一个40英尺集装箱的报价只有7美元,另一名货代的报价甚至“只有1美元”。


图片


这位货代表示:“航运公司仍在依靠适中的西行费率维持运营,但东行舱位根本填不满。有些地方甚至提供1美元的舱位——算上附加费比如碳排放,你支付的不到50美元。”


这与Drewry最新的世界集装箱指数(WCI)形成了鲜明对比,该指数于3月21日(周四)发布,显示欧洲至东亚的均价为每40英尺484美元。


因此,尚不清楚货代们所提及的这些1美元和7美元的低价报价是个别情况,还是标志着一种新兴趋势,仍有待观察,而这种趋势也支撑着最新WCI费率同比下降了41%的事实。



此外,来自集装箱贸易统计机构CTS的数据显示,1月份欧洲至东亚航线的需求同比下降19.2%,至42.4万TEU。2023年1月,约有47.5万TEU从欧洲运往东亚,但此后,2023年的月运输量徘徊在8月的50.5万TEU和10月的58.2万TEU之间,这表明需求下降的趋势在2023年底开始显现。


另根据上海航交所3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运输市场继续调整,多数航线运价下跌。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(SCFI)已连跌10周。SCFI指数继续下跌2.02%至1292.75点。欧美四大主要航线运价继续下滑。欧洲、地中海航线分别较上期下跌2.68%、4.35%。美西和美东分别较上期下跌4.73%、3.72%。


为了缓解运价下跌的趋势,近期船公司持续涨价策略支撑运价。由于需求疲软和运力过剩的双重压力,这些措施的效果可能有限。具体效果仍有待后续观察。



同时,当前欧亚超低价格也折射出了欧亚航线供需关系的东西向失衡加剧,由于运力过剩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。


有分析人士认为,为填补闲置舱位,货代与承运商被迫以“地板价”揽货,市场可能陷入“低价、利润压缩、服务质量下降、客户流失”的恶性循环‌。为降低成本,承运商削减航线频次、合并港口挂靠,也将导致交货延迟和供应链稳定性下降‌。


据了解,实际上市场出现“1元运价”甚至“负运价”也并不意味着货主真的就能不用付运费甚至还可能获得倒贴。一般情况下还有各种附加费用不可避免,比如码头操作费、燃油附加费用等等。


在此也提醒大家需谨慎挑选合作对象。对此,你怎么看?


文章来源:综合外媒theloadstar等,维运网整理汇编,转载请注明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