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价频繁调整 货运企业接单忙
郭绍海是上海市黄浦区一家货运代理公司的负责人,早上8点,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确认当天的集装箱报价,他告诉记者,今年业务量增加不少,但是近期国际集装箱运价频繁调整,让他们的工作量大幅增加,每天要反复确认当天船公司的舱位报价。
订单多发货难 出口企业加价订舱
经过一轮商谈,沈镇清最终只拿到了5个集装箱的发运舱位。
某化工企业国际货运经理 沈镇清:首先是我们的舱保(舱位),其实我们的需求远远高于舱保(舱位),所以现在没办法只能去找代理,没想到今年到现在已经涨到了五六倍的价格。发往北美航线小箱是15000美元左右,大箱是18000美元左右。
某国际货代上海公司大客户部经理 张燕:因为我们很多的销售的CIF(到岸价)货物都没有办法订舱,也是因为涨价的原因。承运量是会受影响的,因为我们的舱位有限,只能在有限的舱位里面去做业务。可能我们真正能够满足到客人出货需求的五成都不到。
集装箱积压严重 堆满中转仓库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高运价也影响到了一些出口企业订单交付的速度,一部分货值偏低的产品,只能暂时堆放在中转仓库,这会对仓储端带来哪些影响?
郑鹏是上海闵行区的一家外贸中转仓库的负责人,他每天的工作从盘点库存开始,眼下的国际集装箱运力紧张,这个仓库的集装箱暂存场地已经堆放了二十多个待出口的重箱。
郑鹏介绍,目前这个中转仓的库容已经超过85%,接近满库状态,其中有三成以上需要中转出口,比往年提升了一成。在一栋存放出口原料药的仓库,记者注意到,不仅暂存场地已经堆满集装箱,这里的备货场地也已是饱和状态。
我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:2021年5月我国出口总金额为2639.22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的2064.31亿美元增长了23.4%。随着我国出口的增加,集装箱吞吐量也屡创新高,今年1-5月,我国八大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.3亿标准箱,较去年同期的1.96亿标准箱增长了17.1%。业内人士表示,随着各地疫情的好转,国际集装箱有效运力正在恢复,港口的拥堵情况将在四季度有所缓解。
运费大涨对货代和外贸公司来说不是利好,但上游的集装箱销售公司和船公司却是“赚大发了”。许多外贸、货代企业也纷纷吐槽。